人才培养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专业介绍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介绍 > 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发布日期:2021-09-09  点击:

1、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复杂软件系统能力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在多学科跨领域发展的能力,在云应用领域中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3-5年能达到如下预期目标:

目标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目标2:具备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复杂软件系统的能力。

目标3: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领导团队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

目标4: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标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创业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机交互与界面设计、Web应用系统开发、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工程实践I(编码与测试)、软件工程实践II(界面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实践III(数据库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实践IV(综合训练)、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云应用系统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等。

专业特色: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企合作共建专业。采用基于CDIO和工程认证的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基于OBE的课程教学理念、以第三方评价为主导的全过程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工程教育类专业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在大中型软件企业中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高性能平台构建、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编码与测试、软件系统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以大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形成知识、支持决策,从而实现大数据价值的系统化理论与方法。它是计算机、统计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数据收集、处理、提取、分析、应用等能力。能够在智慧城市建设及大数据相关领域从事大数据处理、分析、开发和应用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数据仓库原理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网络技术应用与开发、大数据平台部署与开发、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云计算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机交互与界面设计、Spark大数据、机器学习、云应用与云安全、工程实践I(大数据平台部署与开发实践)、工程实践II(机器学习实践)、工程实践III(大数据应用开发实践)、数据采集技术、系统运维、深度学习、工程实践IV(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践)、工程实践V(企业级智能项目)、工程实践VI(文本挖掘技术项目实践)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校企合作

学制:四年

就业岗位:从事大数据分析类、系统研发类和应用开发类工作,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从事大数据应用分析等工作,主要面向岗位是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工程师、大数据系统运维工程师等核心岗位。

专业特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智能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实现基于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强调实践动手、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字信号处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据采集技术、Java Web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机器学习基础、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框架、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普通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软件开发企业等领域从事各类数据分析与挖掘、计算机应用、智能化产品和系统开发与设计、安装调试、工程交付、项目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突出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能力的培养,坚持“来源于产业、植根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学理念,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和技能相结合,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特色。

专业优势:施行与安博教育集团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



4、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浓厚,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够在中学从事数学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学生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历。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数学建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类别:普通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主要在中小学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从事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业的相关技术工作和管理管理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工作。

专业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兰州城市学院最具传统优势和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自1958年建校以来,就作为数学系的重要专业,已经先后为甘肃地区乃至全国输送教师人才近万人。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专职教师34人,博士13人,教授7人,副教授21人,具有较高的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该专业2013年被列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1个国家一流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Copyright © 1999 - 2023 兰州城市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272号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572号(730070) 电话:0931-5190547 邮箱:58568573@qq.com